-

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》杂志

2025-07-14
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》是一本在脑血管病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期刊,专注于为该领域的医学工作者、研究人员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。
该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传播脑血管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、临床经验和前沿进展,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,推动脑血管病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。它涵盖了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、临床诊断、治疗方法、预防策略、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,内容丰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。
在栏目设置上,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》包含了论著、综述、临床研究、病例报告、学术争鸣、指南解读等。其中,“论著” 栏目发表具有原创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,是杂志的核心栏目之一;“综述” 栏目则由领域内专家对某一专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,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;“指南解读” 栏目针对国内外最新发布的脑血管病相关指南进行深入解读,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。
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》拥有一支专业的编委会,编委会成员由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,他们在选题策划、稿件评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确保了杂志的学术质量。同时,杂志严格遵守学术规范,对稿件进行严格的 “三审三校”,保证了发表文章的科学性、严谨性和可靠性。
该杂志被多个重要的学术数据库收录,如中国知网、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、维普网等,方便广大读者查阅和引用。它不仅是脑血管病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,也是临床医生更新知识、提升业务水平的重要参考资料。
投稿须知
  1. 文稿要求:文稿应具备科学性、创新性与逻辑性,具备理论深度及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。论点需明确,数据应可靠,资料要详实,分析方法应准确无误,语言简洁精炼,书写规范工整。研究类文稿与综述、讲座稿件全文建议控制在 5000 字左右,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以 3000 字左右为宜。文章格式遵循科技论文写作规范,分为前言、对象与方法、结果、讨论几部分。研究类文稿需另附 150 - 200 字的中、英文摘要,并提供 3 - 5 个关键词。英文摘要还应涵盖文题、作者单位、作者姓名、邮政编码。中、英文摘要采用结构式著录,包含目的(Objective)、方法(Methods)、结果(Results)和结论(Conclusion)。

  1. 格式规范:文稿(可用复印件)需打印在 16 开白纸上,确保字迹清晰。简化字遵循国务院 1986 年 10 月重新公布的《简化字总表》。数字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《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》书写。计量单位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,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,并注明文种、大小写和正斜体。图需用白纸单面墨绘,尺寸应为计划刊出时的两倍。照片采用光面纸印制,要求图像清晰、层次分明。图和照片不得折叠或出现划痕,背面注明图号、作者、文题和上下方向。

  1. 版权与责任:文稿中若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,需依据《著作权法》相关规定,明确标注原作者姓名、作品名称及其来源,并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。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,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、文题和来源。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,引用处以阿拉伯数字按出现先后排序,并置于方括号内标注。来稿请自留底稿,本刊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。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 3 个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,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。依照《著作权法》规定,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、删节,若涉及内容修改,将征求作者许可。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进行修改,请在来稿中特别注明。来稿需经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,并附上单位介绍信。严禁一稿两投或多投,若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、内部刊物上刊出,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,投稿时应予以说明。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需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,此三项列于首页正文下方,并用横线隔开。若有项目资助课题,需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。同时,为便于联系,请留下电话号码或 E - mail 地址。


投稿方式:

第一种:刊社直投

刊社直投的审稿流程漫长,作者常常需要等待数月才能得到反馈,甚至可能出现稿件无回应的情况。由于缺乏专业评估,无法提前优化论文质量,导致过稿率普遍较低,很多作者的心血难以顺利发表。

第二种:通过我们机构进行第三方预审评估代投

我们提供免费稿件初审服务,依托资深编辑团队,3 - 5 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稿件质量诊断,找出逻辑、格式等方面的问题,并给出修改建议。经我们优化的论文,契合期刊偏好,过稿率可达 65% 以上。从初审到推荐合适期刊,全程为您护航。

若您有投稿需求,欢迎将稿件发送至

投稿邮箱:hhxueshu@yeah.net

备注:投稿刊物+姓名+联系方式

例如: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》+陈晓丽+1581****19

让我们助力您的学术成果顺利发表。